《利用馬鈴薯淀粉廢液制取單細胞蛋白的研究》是2005年8月青海省科技廳下達的科技攻關項目,項目合同編號(2005-G-134),由青海省輕工業研究所獨立承擔完成。
近幾年來馬鈴薯淀粉生產增長較快,我國用馬鈴薯塊莖提取淀粉的廠家很多,每年用于加工淀粉的馬鈴薯達10萬噸。馬鈴薯塊莖提取淀粉后的廢液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質、還原糖、有機酸及礦物質等各種營養成分,不少淀粉廠將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液作為廢水棄去,如果將其生產廢液加以利用,將提高其經濟、社會效益。這不僅可以從廢棄物創造財富,而且可以改善環境衛生,減少環境污染。利用馬鈴薯淀粉廢液生產單細胞蛋白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為此我們提出《利用馬鈴薯淀粉廢液制取單細胞蛋白的研究》項目,直接利用馬鈴薯淀粉廢液生產單細胞蛋白,技術水平高,經濟效益好,產品市場需求量大。
本課題采用生物工程技術,以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液作為原料生產單細胞蛋白,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可行。利用淀粉廢液生產單細胞蛋白不僅變廢為寶,還可降低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水的污染指標,在節約資源的同時減少了廢水對環境的污染,為我省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水處理和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通過試驗研究,篩選出兩株能夠利用馬鈴薯淀粉廢液生產單細胞蛋白且產品得率最優的酵母菌128和281,最適發酵條件為:128和281兩株菌混合培養,發酵液濃度8%,接種量7.5%,培養溫度30℃,培養時間48h,尿素加量為0. 15%。通過發酵,最終可獲得單細胞蛋白量為0.70lg/lOOml,其干制品蛋白質含量為52. g%,同時廢水COD值降低率為37. 6%。
該課題以馬鈴薯淀粉廢液為原料,采用酵母菌發酵法制備單細胞蛋白進行了研究,確定了生產單細胞蛋白的工藝路線和適宜的工藝參數。每100毫升發酵液可制得0.701克干制品,其蛋白質含量達到52.9‰為動物飼料提供了優質蛋白源。利用馬鈴薯淀粉廢液生產單細胞蛋白,不僅變廢為寶,還可降低淀粉生產廢水對水環境的污染,其中COD值降低了37.6%。該項目工藝合理,產品得率高,數據翔實,結論可信。 專家委員會認為該項成果研究水平達到國內先進,一致同意通過成果評價。